2013年10月3日

2013太空飄流—《Gravity》



說穿了,其實就是《Cast Away》的太空版,Chuck Noland換成了太空人Ryan Stone,排球Wilson換成了沒有回應的無線電。《Gravity》的故事十分之老土,結構亦非常之簡單,簡言之就是「太空飄流記」,結局毫無懸念,「劫後」當然是「餘生」。但是,為何將《Cast Away》搬上太空重拍一次,可以如此吸引?

導演Alfonso Cuarón在《Children of Men》使用了大量手持鏡頭營造出紀實的感覺,為虛構的故事帶來真實感。但《Gravity》超過九成的場景都在太空,不分上下右左的宇宙無法使用手持的方法,於是導演選擇了使用大量的超長的鏡頭和主觀鏡頭,成功「偽造」出太空災難的真實性。

如電影開始的第一個鏡頭,由太空人維修望遠鏡,到碎片擊中望遠鏡,再到主角飄離望遠鏡在太空中旋轉了無數個圈,至少十分鐘長的畫面都沒有一下剪接(雖然嚴格來說不可稱之為「一個鏡頭」,因為很大程度上畫面是由CG製成的),將太空人的活動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完整的紀錄下來。主角在太空裡飄浮了多久,觀眾就看了多久。

除了客觀角度的長鏡頭,電影亦多用主角的主觀鏡頭,讓觀眾跟主角一起在太空中飄浮、旋轉。有另一些鏡頭表面上一般的主角的面部特寫,但導演巧妙地利用頭盔玻璃的反射,讓觀眾同時可以看到主角面前的事物,換言之,這同時亦是一個主觀鏡頭。

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危機。A太空船被破壞了,就逃去B太空站,之後又再逃去C逃生艙,這些過程在九十分鐘裡不斷地重覆,這似乎會使電影變得沈悶,或者令觀眾不再對逃生的情節感到刺激,但事實卻相反。逃生的過程配上主角不間斷的喘氣聲和心跳聲,再加上3D的層次感和深度(非常討厭3D電影的筆者也不得不承認《Gravity》的3D效果用得非常之好),令觀眾喘不過氣,上一個危機尚未完全平息,下一個危機已經開始出現。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過量使用背景音樂和聲效。往往在危機出現前,背景音樂已在提醒觀眾危機即將來臨,危機發生時也有大量的聲效以加強「危機感」。大量的使用聲音,可能是導演信心不足的表現,擔心紀錄片式的畫面不足以吸引觀眾。但過量的使用卻適得其反,背景音樂的提示和虛假的聲效令刺激感大大的減低,失去了危機突如其來的刺激。若去掉背景音樂和聲效,只剩下主角的呼吸聲和心跳聲,效果也許會更好,會更加「真實」。

電影的結局十分之「理所當然」,主角最後安全回到地球,但不要以為所有危機都已經完結,最後一個危機現在才出現,這一段可說是電影唯一意想不到的情節。

與其說《Gravity》是劇情片(其實沒甚麼劇情),或者災難片(如果死了不夠十個人都叫災難,那麼《The Day After Tomorrow》那些電影叫甚麼),不如說它是紀錄片—未來的紀錄片。




(主角是美國太空人,但美國的太空船被破壞,最後她要靠中國的天宮號才能逃出生天,這政治隱喻明顯得甚至可以說是明喻。)

(主角逃進第一個太空站時,脫掉身上的太空衣,身體卷曲成胎兒的姿態,令人聯想到《2001 Space Odyssey》的Star child......)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