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3日

《Tomboy》 Don't Cry

本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

        我看過的LGBT電影,幾乎全部都是悲劇開場、悲劇收場。而《Tomboy》卻有別於其他,喜劇開場,儘管中間發生了悲劇,最終仍是喜劇收場。

        電影的開頭部分,Laure與家人的互動,都讓人直覺地認為她是男生(如果沒有出現片名,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會繼續被主角所騙,直至洗澡那一場)。「身」為女生的Laure打扮成男生,家人卻完全沒有異議,一次也沒有提起過要求Laure作「正常」的女生打扮。就連在朋友面前,Laure仍未發育的身體即使脫掉上衣,亦沒有人質疑她的性別,不論是誰都把她當成男生看待,這是多麼幸福的事。

        雖然Laure的外表不論怎樣看都像男生,但為了更像真正的男生,Laure為自己改了一個男生的名字—Michael。Michael不只是一個名字,更是Laure所渴望成為的自己。有朋友面前,她自稱為Michael,不但是為了讓別人認為她是男生,更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他」。只有她以Michael的身份展現於人前時,她才是真正的自己。朋友每一次叫她Michael,都在加深Laure對「我是男生」的肯定。

        Laure雖然不能成為夢想中的自己,但身邊的人都沒有阻止她追求這個夢想,她的妹妹甚至替她向母親隱瞞「扮男生」這件事。直到母親發現了Michael,悲劇就開始了。

        母親發現Laure對朋友自認為男生,並沒有感到驚訝,而她也在事件發生後對Laure說「我不介意你扮成男生」「我也是逼不得已的」。然而,被客觀環境所逼,母親只好強逼Laure穿上女裝,向她的朋友說出真相。

        到了最後,Lisa知道了真相,卻仍沒有離開Laure,她們雖然成不了戀人,但仍是朋友。而Laure也告訴了Lisa她真正的名字,她開始接受自己了。

        整齣電影裡,Laure都沒有直接說過她想做男生,但她的打扮、姿態、行為沒有一樣不像男生,她的打扮甚至比片中一些男生更像男生。即使家人沒有意見,朋友都認為她是男生,但她自己都明白她始終是女生,這個事實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因此,在電影裡,Laure不多言,總是鬱鬱悶悶的樣子,無時無刻都被性別這回事困擾著。

        當朋友們知道了Laure其實是女生後,他們之間的朋友關係立即消失,到底他們是因為被Laure欺騙了,還是因為她是女生卻扮成男生而離棄Laure,我不敢肯定,但我寧願是前者。

        《Tomboy》可以說是《Boys don't cry》的年幼版,相對於Brandon的死,《Tomboy》的故事是充滿希望的。




2012年3月21日

Simple Lifes—《桃姐》

本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

        許鞍華以她一貫的寫實,平淡的描述了桃姐的故事,平淡得沒有起承轉合,沒有高潮,就只有一個小人物慢慢地老去。

        桃姐是一個被逼堅強的人,年幼時就被逼離開家人,在Roger的家做工人,一做就做了六十多年。主人對她的要求高,她對自己的要求亦高。當桃姐中風後,即使身體活動所阻,但她仍堅持自己的專嚴,入住老人院那天,她堅持不坐輪椅,堅持不需要職員的幫助。而她唯一放下專嚴的時候,是為了減少Roger的麻煩而入住老人院,可見Roger在她心目中是何等重要。

        嬌生慣養的Roger,被桃姐由小服待到大,從來都只當桃姐是傭人,看著七十多歲的桃姐辛勞工作也沒有打算幫忙,就只理所當然的吃桃姐細心烹調的飯菜。跟身邊的人提起桃姐時,他稱呼桃姐為「老工人」。桃姐住院時,他竟然說「醫院的飯好吃嗎?好吃為甚麼不吃?」。也許Roger不是不想幫桃姐,而是因為他由小到大習慣了被照顧,不懂得怎樣照顧人。

        中風不但改變了桃姐的生活,沒有桃姐照顧的Roger都被逼著要改變。

        起初,Roger對身邊的人提起桃姐時,稱呼桃姐為「老工人」。後來在老人院,Roger被院友問到他跟桃姐的關係,他就自認為「乾兒子」。

        電影中提到Roger的母親跟桃姐同年,但兩人可以算是兩個極端。兩人都生活了七十多年,Roger的母親非常富有,更移民美國,生活在大家庭之中,而桃姐卻沒擁有甚麼,沒有金錢,沒有家人,入住老人院時,她身上就只有兩袋小小的行李,唯一屬於她的,就只有Roger和卡卡(貓)。

        Roger的母親說Roger「只懂點頭」,而事實上Roger與母親的溝通少之又少。相反,他與桃姐一起的時候有說有笑,就連首映禮時,他邀請了桃姐而不是母親出席。「你好靚女。」「你夠靚仔啦。」兩人之間的關係已不再是主僕,而變成了母子,甚至超越了母子。

---

        《桃姐》的寫實,寫實得甚至令人心痛。老人院裡有些院友,連控制自己的身體也已經做不到。偽善歌手來探訪時送月餅,原來也只是做show。而我們都知道,這些不只是電影情節,亦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而只是我們視而不見。相對地,電影亦有不少的幽默。公園裡,Roger問桃姐以前為甚麼不接受追求,回答竟是「腥」。身為監製的Roger竟被誤認為冷氣師傅和的士司機。

        《桃姐》是一齣寫實電影,但相對於許鞍華的作品,《桃姐》加入了頗多的形式。當桃姐從老人院回到家時,她跟卡卡(貓)說「到了別人的家,就要守規矩」,這句話其實是桃姐跟自己說的,說明她在老人院時要守規矩,不能像在家時那般自由。另一場,Roger的母親跟桃姐並行,Roger的母親的臉被照得十分清楚,而桃姐駝著背走路,臉朝下,臉上盡是陰影,同年的兩人在形象上造成極大的對比。以許鞍華的風格,《桃姐》的形式似乎過多,但也沒有覆過劇情,出來的效果亦不錯。

        隨了劉德華和葉德嫻,電影中出現了大量有名的演員和導演,而且他們多數是飾演自己,與他們的名氣相反,他們有的只有一兩句對白,有的甚至只出現在幾格菲林上,再加上,他們在電影中所做的事,並不如一般人對他們的印象,徐克沒有在喊Action,而只是在跟洪金寶和劉德華吃飯。其實,大家眼中的導演,並不是每天都在拍戲,大家眼中的演員,也不會整天在演戲,他們所過的生活,跟一般人相差無幾。

        其實,《桃姐》裡的每一個角色,都可以發展出一個新的故事。Sharon與Roger兒時的故事,Jason與韓國人妻子的故事,過年時不回家的老人院主任的故事......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Simple Lifes而已。




2012年3月17日

婚姻合兩「性」之好?


        婚姻合兩姓之好,出自《禮記》的一句話,清楚的說明了結婚是兩個姓氏之間的事,完全沒有提及到性別的問題。也許是因為自古以來中國人都理所當然的認為婚姻是一男一女的事,因此就不需要刻意寫出,但樂觀地看,這至少沒有否定同性婚姻。

        結婚,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不關你阿媽事,不關你阿爸事,不關你的朋友事,不關隔離屋陳生事,不關反對同性婚姻的人事。

        「你不能因為你正在減肥,而禁止你的朋友在你面前吃朱古力。」

        這是理所當然的邏輯,你不能將你想做的事、你的價值觀強加於他人身上,強逼他人跟你一起做、認同你的價值觀。同樣的邏輯,你不能因為你反對同性姓姻,而阻止同性的人結婚。這是多麼淺白的邏輯,但那些反對者卻一直都不明白。

        別人要結婚,是別人的事,無論他要跟中國人、美國人、男人、女人、黑人、白人、變性人,即使是跟外星人結婚都不關第三者的事,都完全不會影響到第三者。反對同性婚姻的人不會因為看見兩個男人到婚姻注冊處注冊而損失任何事物,頂多會使他心裡在想「兩個男人結婚,極度噁心,為甚麼他們不去死。」

        不過,因為別人所做的事而讓自己不舒服,這是多麼愚蠢的事。而且,為了避免使自己感到不舒服,而去阻止別人做他想做的事,而不是閉起自己雙眼不去看,這又是多麼自私的行為。

        有些反對者可能會說他們阻止同性婚姻,不只是因為自己不接受,而是為了讓社會維持正確的道德倫理......嘩!很偉大的理想。但他們應該想得太多了,同性婚姻並沒有這麼巨大的「威力」,兩個男人結婚絕對不會破壞社會秩序,不會影響道德倫理,兩個男人注冊後,地球仍會續繼轉,世界不會因此而毀滅,兩個男人結婚,就只會是兩個男人結婚而已。所以,反對者請不要這麼自大,以為自己是在保護地球,你們只是在保護自己那個自私的慾望罷了。

        一些有宗教信仰的反對者又會說,同性婚姻是罪,會下地獄。我不會跟他們爭論有沒有地獄,或者是否真的會下地獄,這是沒有意義的。我就先假設真的有地獄,而且同性戀真的是罪,真的會下地獄好了。那麼,別人犯罪,別人下地獄又關你甚麼事。別人要犯罪,別人想下地獄,你憑甚麼去阻止他?說得難聽一點,別人犯罪,不就突顯出你的純潔?別人下地獄,不就使你的天堂不會這麼擠逼?

        再者,當同性戀者明知道他們會因此而下地獄,但他們仍不顧一切去愛,你還有甚麼理由去阻止他們?

        「你愛上同性是罪!你跟同性結婚會下地獄!」
      「咁又點呀!」



相關文章:
神愛世人,前提是,同性戀不是人
同性戀不是罪—《Prayers for Bobby》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