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

性愛就是一切—《Shame》

本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


        所有人都無可避免地擁有著各種各樣的慾望,而且只要有能力、有辦法滿足這些慾望,人都會盡量去滿足以換取快感。如果是食慾,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他人面前不停地進食以獲取飽腹的快感,沒有人會感到奇怪,當事人也不會在慾望得到滿足後產生任何罪疚感。然而,若是性慾,情況則大不一樣。

        性愛成癮的Brandon無時無刻都想做愛。在地鐵車廂內望見對面座位的女人,就已令他聯想/幻想起做愛。在公司,Brandon的電腦裡儲存著大量鹹片,他更不時在工作期間到廁所自慰。在酒吧遇上的女人,過了一會就立刻在路邊做了起來。性愛彷彿是Brandon生活的所有,或者這樣說,對Brandon而言,只有性愛才是真正屬於他的生活。

        起初,Brandon的性慾都只在私人的空間下釋放,盡量不讓第三者知道,他甚至逃避自己的妹妹的電話。這也許是因為他為自己的性上癮感到羞恥,不敢讓他人知道,但我認為他其實是害怕別人知道後會「矯正」、「醫治」他,奪去他人生中最大的樂趣。

        相對於快感,性愛亦為Brandon帶來巨大的罪疚感。有一次他做愛做到一半停了下來,在一旁坐下抱著頭,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悔疚。同樣是慾望,為何想吃東西、想睡覺、想賺很多錢都可以,但想做愛的慾望卻就不能隨便的得到滿足?明明性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原慾,遵從本能的慾望去做又有甚麼問題?雖然Brandon曾經有一刻為性慾感到後悔,但鏡頭一剪剪到Brandon的另一次性愛......

        到了後來,Brandon對性的慾望愈來愈強烈,身為直男的他,為了性愛,竟然願意跟男人做。他對性愛的渴求可以說已經到達無可救藥的程度,而他自己都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曾嘗試過解決。他丟掉所有鹹書鹹碟和上鹹網用的電腦,可惜也沒甚麼用,過了不久,愛,他仍舊照樣做。

        電影的寫實與形式可謂達至完美的配合,既用了大量固定的長鏡頭,減少不必要的剪接,做到寫實的效果,亦有使用構圖、標誌等方式作出各種暗示。

        其中一場超過五分鐘的長鏡頭,Brandon在高級餐廳裡跟Marianne吃飯,期間鏡頭緩慢地zoom in,營造出兩人關係愈來愈親密的感覺,配合之後Brandon跟Marianne的性愛,暗示了Brandon願意花這麼多錢這麼多時間請她吃飯,其實只是為了最後可以跟她做愛。

        另一場,妹妹Sissy在房裡做愛時,Brandon在房外聽著「性愛的呼喚」,這時Brandon出現在畫面的邊緣位置,同時被周圍的傢具壓逼著,代表著Brandon自己的性衝動逐漸增大,臨近爆發的邊緣。之後Brandon到了街上跑步,象徵著他希望逃離性愛,而當他跑到了馬路的旁邊,想要過馬路的時候,旁邊的紅綠燈亮著「停」的標誌,像在警告Brandon的性癮要停下來,但Brandon卻視若無睹的跑過了,暗示著他永遠無法擺脫性上癮的命運。

        電影的結局呼應了電影的開首,Brandon在同樣的地鐵站同樣的車廂裡遇上同樣的情況,他望著對面的女人,女人走近Brandon,然後電影就在這一刻結束了。雖然畫面上沒有呈現Brandon的幻想,但我想,故事會回到起點,Brandon始終無法脫離性愛,即使他在某些時候成功戒掉了,只要他遇上一個小小的契機,他就會重蹈覆轍,說到底,性是一切生物的原慾,是一種宿命,不是想戒就能戒掉的。



2012年5月18日

而我不知道光圈是甚麼

(光圈快門ISO,要比照片本身還重要嗎?)

        在各大論壇的攝影版,每當有人放上一些自己的作品讓別人品評的時候,在得到任何(有益或無益的)意見之前,都必然會有人問「用咩機影?」「用咩鏡影?」「用咩setting影?」

        對於判斷一張照片是否拍得好,這些資料真的是必須的嗎?

        對方已經將照片放到你的眼前,然後問你照片是美還是醜?美在哪裡?醜在哪裡?你唯一需要做的是用你的直覺、你對照片的第一印象,直接的說出「我覺得拍得不錯」或苛刻的說「你肯定你是在拍照?」。要得出照片是美還是醜的結論,詢問對方用甚麼相機拍、用甚麼鏡頭拍,是完全沒有幫助的。難道一張醜的照片,發現原來是用M9拍的,就會突然升級,變得非常美麗?難道一張美的照片,被發現竟然是用Nokia跌不爛的手機拍的,就立即變成垃圾?

        那麼,為甚麼要問照片是用甚麼機甚麼鏡拍的,有意思嗎?

---

        又有另一些人(也許是同一班人),每當有新機新鏡推出時,就像貓遇上貓草一樣,發了瘋般發表意見,長篇大論談那些機那些鏡怎樣怎樣好怎樣怎樣差。其實不只啦,沒有新產品時,他們都會無了期的筆戰「到底C好還是N好」而我在想,這些對相機熟識得連說明書都可能背熟了的人,到底能不能拍出好照片?

        這些人甚至會恃著自己有豐富的攝影知識(不,應該只是「相機知識」),恥笑那些只會用Auto、場景模式、無恥filter(注:部分相機內置的電子濾鏡)的人(就像這段對話)。首先,我必須承認,我都會恥笑那些全時間都用無恥filter的人。無恥filter之所以無恥,是因為任何照片,不論是神作或是垃圾,只是按一下,加上無恥filter,都會立即變靚。就像3D電影,若一部電影要3D才好看,那麼好看的就不是電影,而只是3D了。同樣道理,若照片要加上無恥filter才好看,好像的就只是filter而已,照片由主體變成了filter的陪襯品。不過,我都認同,間中用一兩次也非不可。

        不過,使用Auto或場景模式則完全沒有問題。有人說,幾十種場景其實也不外乎光圈快門ISO,相對地,光圈快門ISO也不外乎那幾十種場景。既然手動調setting跟場景模式得出的效果都是一樣的,為何不能用場景模式?只要能夠拍出好照片,管你用甚麼方法去拍,又有甚麼所謂?

        (對那些堅持非手動不可的人說的)那麼,要女朋友在維港夜景前呆等你慢慢手動改setting,還是按一下夜景模式,你還要堅持全手動嗎?

---

        再有另一些人(我想其實也是同一班人),一開口就跟你談攝影理論(然而他們的頂級單反卻在防潮箱裡),告訴你某種情況下,必須這樣這樣拍才拍得好。這些人已經被「正統」的知識「沖昏了頭腦」,失去了一切創造力,只能「生產」出樣版般的照片,雖然好看,卻又一式一樣。(有時候,我都成了這班人的一分子)

        相反,那些被貶為攝影白痴、天天問你「甚麼是光圈,有甚麼用」的人,以及那些似乎只懂自拍的港女,往往比「攝影大師」更能拍出驚喜的照片,就因為他們沒有攝影理論的基礎,也就沒有攝影理論的枷鎖,不會每一次都以「理所當然」的方式去拍,而能夠隨心所慾、順從直覺去拍。(在這方面我不得不佩服

        我自問基本的攝影理論都知道,拍出來的東西都相對地正統,有時候都會想試試,忘掉一切理論知識,單憑直覺去拍,但已經做不到了。

---

        把1Ds「供奉」在放潮箱內的攝影白痴,還是天天用iphone instragram的攝影白痴,似乎後者比較好。




相關文章:
You are not a photographer
我不懂影相[樹頭]

2012年5月17日

落在人間的天使—《Heavenly Creatures》

本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


        對天使來說,人間根本就是地獄。

        Juliet在轉校時遇上了孤僻的Pauline,「怪異」的兩人志同道合,關係愈來愈親密。但在這一段有點怪,卻又很平凡的友誼背後,暗藏著危機。兩人過份的親密,使Pauline被心理醫生斷定為同性戀。對我來說,這非常的可笑,一個人是否同志,只能由那個人自己判斷,由一個外人單方面的下定論,一方面絕不會準確,另一方面,又關你甚麼事。

        到底Juliet和Pauline是友人關係還是情人關係,我想,起初兩人只是純粹的友人關係,而當Pauline被斷定為同志的時候,她就「被」成為同志了,兩人就逐漸變成了情人。然而,是友人還是情人,有這麼重要嗎?唯一重要的就只有,她們都視對方為非常重要、重要得無可替代的人。

        被「斷定」為同志後,為了「矯正」Pauline,兩個家庭想盡辦法把兩個女孩隔離。不過,這兩個家庭有資格「矯正」她們嗎?Pauline的父母私奔、未婚生子,Juliet的母親出軌,相比之下,兩個女孩之間的友情純粹得多了。在兩個女孩專一的關係面前,這些所謂的父母就能自慚形穢。亦因如此,當Pauline知道了母親「不潔」的過去後,就不再專重她。說到底,這些「思想歪曲」的父母才是真正需要「矯正」的吧。

        父母努力的「矯正」,同時女孩努力的對抗。在現實生活中,她們無法成功反抗父母「為她們好」的隔離政策,就只好以幻想的方式去維持她們之間的關係。她們合力創造了一個虛構的「The Fourth World」,在這個世界中,她們都無比快樂,然而,一但回到了現實,她們仍是要忍受著不能相見的折磨,硬著頭皮的生活下去。「The Fourth World」暗示了,那些不被世界所接受的關係,永遠無法光明正大的展現在世人眼前,只能在幻想的保護下得以自我滿足。這不但是1952年的澳洲的狀況,更是今時今日世界的現實。

        當人被逼到極點的時候,會一下子將所有一直隱藏著的憤怒爆發出來。而天使被逼到極點時,就變成了墜天使。

        長時間忍受著父母無理的規管,Juliet和Pauline儲藏起的憤怒多到使她們甚麼事情都敢做,於是她們計劃殺掉Pauline的母親。原本人畜無害的兩個女孩,一變就變為了連殺人也不會猶疑的墜天使。若一開始,Pauline沒有被判定為同性戀,一切都不會發生,這將會是一齣「兩人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的喜劇。再退一步說,若一開始Pauline沒有遇上Juliet,她們就不需要經歷痛苦的「擁有,然後失去」。不過,我想,若讓她們重新選擇是否遇上對方,她們的答案都絕對是肯定的。雖然相比起「從不擁有」,「擁有,然後失去」必然痛苦得多,但至少擁有過。

        在人間殺了人,不論你是人還是天使,始終要受法律的懲罰。然而,基於她們未成年,沒有被判死刑,但出獄條件卻比死更難受。
「It was a condition of their release that they never meet again.」
終身不能相見的兩人,就永遠停留在「The Fourth World」了。




相關文章:
神愛世人,前提是,同性戀不是人
同性戀不是罪—《Prayers for Bobby》
平凡的不平凡家庭—《The Kids Are All Right》

2012年5月16日

就只是貓的一生—《A Cat's Life》


        你擁有家人、愛人、一大群朋友、工作、一間屋、一部電視、一部電腦、一部iphone、一張床、一大堆垃圾......和你的貓。
        而你的貓,就只有你而已。

        有一些極度沈悶,連兒童也不想看的兒童書,會「教導」讀者「養」寵物要好好的照護牠們,要「養」「養」一生一世,直至寵物去世。但貓告訴你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這是隻和我住在一起的貓。」
所以,這裡沒有人養貓,也沒有貓被養,就只有人與貓、貓與人,平凡而深刻、平淡而感動的同居生活。

        養貓的人都自稱貓奴,因為他們都不是在養貓,而是在服侍貓。似乎,從貓的角度看,貓也覺得自己才是主人,貓會對「僕人」做的事作出無聲的投訴,不滿人的離開,不滿食物,不滿人寵愛別的貓......然而,貓仍然是深愛著「牠的人」,或許這是一種必然的愛,因為在貓的世界中就只有「牠的人」,若連這唯一的存在也不愛,貓就一無所有了。

        但到了後來,當貓患病、老去,慢慢地,「我」變成了「我們」,貓與人的「主僕」關係慢慢消失,誰是主人誰是僕已經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在這一刻,我和你在一起。
「我們的心已經合為一體。」

        經歷過多次的分離、與別的貓爭寵、與人冷戰、和好如初,快樂的同居生活慢慢走到了盡頭。貓的生命比人的短,是一種必然,亦代表著貓奴命中注定要面對貓的離世。中文書名《貓咪不要哭》,可是貓本來就是不會哭的,親眼看著貓的離開,哭的就只會是人而已。或許跟貓相處得久了,「物似主人形」,人都變得像貓了,在貓的眼中,可能人根本就是一隻大貓。書名叫人不要哭,但貓奴看到最後,還是會哭的。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並不是必然的、永恆的,你的愛人也可以變成你的仇人。但貓對人的愛卻是絕對的,不論人如何的對侍貓,貓都會繼續義無反顧的愛「牠的人」,因為「牠的人」就已經是貓的全部了。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