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

性別,不應該是理由


男孩子跌倒了,他的父母會站得遠遠的對他說:「你是男孩子來的,不可以哭,自己站起來。」
女孩子跌倒了,她的父母會著急的跑到她身邊扶起她:「痛不痛?有沒有弄損手腳。」

替男孩子買衣服時,他的父母選了一件粉藍色的。
替女孩子買衣服時,她的父母選了一件粉紅色的。

男孩子生日,父母送他模型車作禮物。
女孩子生日,父母送她洋娃娃作禮物。


        如果問「為甚麼父母對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態度和做法不同?」,答案應該會是「因為他/她是男/女孩子。」


        為甚麼「性別」會成了理由?


        在最近的書展,看到了兩本書,確實的書名記不起,大概是《100個男孩要認識的名人》和《100個女孩要認識的名人》。我沒有買這兩本書,因為光是它們的書名就使我非常反感。在歷史裡,有很多所謂的名人,而認識這些名人是沒有問題的,更是一件好事,不過,原來有些名人是只有男孩需要認識,而另一些名人是只有女孩需要認識?!難道因為孫中山是男人,所以男孩需要認識,而女孩不需要?(除非,兩本書的內容是百分百一樣的)

        無論是甚麼原因,將名人分為男孩需要認識和女孩需要認識都是大錯特錯。如果一個名人是值得孩子去認識的,任何理由都不能阻止其中一個性別的孩子去認識他。沒有人可以斷言「因為你是女孩子,所以你不需要/不應該認識這個人」。

        有時,我們去買衣服,以為一件衫是男/女裝,誰知道在付款時,收銀員提醒你一句「這是女/男裝啊。」,然後你就帶點尷尬的把衣服放下。為甚麼因為衣服是設計給與自己相反性別的人穿的,所以就放棄原本想購買的衣服?男性不能穿女裝嗎?女性不能穿男裝嗎?再說,既然一開始就認為那是男/女裝,為何職員的一句說話,你就把自己徹底否定?是男裝還是女裝,是誰決定的?

        有一次跟朋友在街上閒逛,進了一間兩層的店鋪,走到樓梯附近時,一名售貨員「溫馨提示」我們「上面沒有男裝」,「勸喻」我們不要上二樓。首先,他這個行動絕對是趕客的。而更重要的是,因為「沒有男裝」,所以男性就不能上去嗎?男性不能去買女裝嗎?

        輕小說和漫畫分為「boy series」和「girl series」,然後我就發現我買了一堆「girl series」。不過,那又如何?輕小說就是輕小說,漫畫就是漫畫,為甚麼一些是給男生看的,而另一些是給女生看的?男生不能看少女漫畫嗎?我看了一大堆。

        香港小姐的參賽者全都是長髮的,至少入到決賽的都是這樣;香港先生的參賽者全都是短髮的,至少入到決賽的都是這樣。(也許有短髮的女生去參選香港小姐,但全都被淘汰了)女生留長髮,人們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女生留短髮,人們也不會覺得有任何問題,甚至女生弄個skin cut都不會有人出聲。男生留短髮,人們覺得理所當然,男生留長髮,(大多數)人們就大驚小怪(還是少見多怪?)。沒有人會問一個女生「你為甚麼要留長髮?」,但人們卻會問一個男生「你為甚麼要留長髮?!(心裡想:你的腦袋壞掉了嗎?!)」


        男性要這樣,女性要那樣,你有想過為甚麼嗎?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上一輩的人這樣做,所以我也這樣做,所以我也教下一代人這樣做,而從來沒有質疑過、懷疑過、思考過這種做法的意義。

        人們認定了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另一些事情只有女生可以做,這跟中國古代女人不能讀書有甚麼分別?



相關文章:
性別不只男和女

2011年7月15日

《The Tree of Life》

本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


        電影,就是用影像說故事。可是,大部分商業片都是用對白說故事的,那些商業片通常都當觀眾是白痴,所有情節、角色心情、思想都要用對白「畫公仔畫出腸」來告訴觀眾,彷彿觀眾都不懂得從畫面感受故事,只有角色自言自語的說「我今天很不開心」,觀眾才會「恍然大悟」,「哦,原來他不開心」。

        在一大堆「可以閉上眼睛看」的「用對白說故事」的商業片之中,難得有這一齣真正用影像說故事的電影。

        我一直認為,無論哪一部電影,最重要的元素都一定是「故事」,因為不管是愛情片、恐怖片、科幻片,動作片,甚至是紀錄片,都一定會有一個主線故事貫穿整部電影,所以,只要有一個吸引觀眾、富戲劇性、有清晰的起承轉合的故事,即使沒有技術、沒有技巧、沒有好的配樂、演員沒有演技,這都會是一部好電影。但看過《The Tree of Life》之後,我發現,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故事,如果用好的技術、好的技巧、優美的配樂、演員自然的演譯來呈現,也可以是一部好電影。

        如果有人問我:「《The Tree of Life》是說甚麼的?」我必定啞口無言,因為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沒有故事的。平時看完一部電影,至少都會記得電影的高潮和結局,但看完《The Tree of Life》,你不會記得甚麼高潮甚麼結局,因為它根本就沒有這種東西。甚至,電影裡的情節也不能稱之為情節,而只是一些畫面和人物的一兩句「前言不對後語」的話組合起來。

        若要談電影的故事情節,這必定會非常沈悶,父親母親和三個兒子在兩個多小時裡就只有在家的附近走來走去,說了寥寥可數的幾句話,五個人的對白合起來可能也不超過一百句。但如果談的是電影的影像和配樂,這將會是個非常豐富的話題。

        電影裡有很多大自然、宇宙「感覺」的畫面,配以我不懂得形容的音樂(我不知道是古典音樂還是交響樂還是其他),再加上幾句voice over,那些畫面似乎跟音樂和voice over沒有甚麼直接關係,但卻又出奇地配合,每一個畫面都美麗到「每一影格都是一張wallpaper」的程度。

        有人說,這些畫面是「在戲院播discovery channel」,我就說,這比discovery channel更美,更好看。

        看過《2001太空漫遊》的人必定會把這兩部電影聯想在一起,因為兩者都有很多「discovery channel式」的畫面。比較兩部電影,我覺得《The Tree of Life》要比《2001》優勝得多,看《2001》的時候,每到那種畫面,我就想fast forward,但看《The Tree of Life》的時候,我是期待著下一個畫面。但若問我為甚麼,我也不懂得解釋。

        除了那些大自然畫面,電影在捕捉人物的互動和心理變化方面做得非常好。不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還是三個兒子,說話都是一句起兩句止,但你不會因此而不知道他們在做甚麼,反而,透過他們的動作、表情、行動,你能夠清楚知道他們的感受。單靠影像,不需要大量的對白就能夠使觀眾感受到一切,可見導演功力之高。

        電影的分鏡,很多都是自然而然的,沒有像商業片般刻意的選擇角度,或故意做一些「懶有美感」的畫面,而只是隨意的跟著演員去,但出來的效果卻比經過精密計算然後拍攝出來的畫面美麗得多。

        電影裡有頗多宗教元素,有宗教信仰的人應該對電影有另一種體會,但作為一個無宗教信仰的觀眾,也不會對電影裡的宗教元素感到反感,導演在宗教內容方面的拿擸可謂恰到好處。

        父親母親和三個兒子的名字是出現過的,但我直到看roller字幕,才知道他們的名字。這其實是一個高技術的表現,因為只有每個角色都有突出的形象,觀眾才能不依靠名字來記住人物。

        很多人都說「看完都不明白電影想表達甚麼」,老實說,我也不太明白,不過,明白真的這麼重要嗎?有時候,看完電影,走出戲院,朋友之間會問「A和B是甚麼關係?」「為甚麼C要那樣做?」之類的問題,我們都熱衷於了解故事,想搞清楚導演想透過故事表達甚麼。但有時候,電影的故事、所帶出的訊息其實並不這麼重要,《The Tree of Life》就是一例。看這部電影,即使讓你弄清楚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意會到導演想傳遞的訊息,你也不會覺得好看。相反,若不刻意注意故事,而只去感受當中的影像和聲音,將會更加享受。

        看電影應是一個享受的過程,根本沒有需要這麼努力去弄清楚劇情,現在又不是考閱讀理解。




        以前覺得,電影的故事就是一切,但原來,影像才是一切。




(看電影的途中,前排有兩個人中途離場,因為我坐的是第三行,只看到頭兩行的情況,依此推斷,應該有頗多人中途離場,看來他們都是被影評騙了進來的...)

(電影的大部分內容我都不記得很清楚,但其中一個情節我卻有很深的印象,父親在吃飯的時候播古典音樂,然後兒子說了一句「Please be quiet」,換著是我,我也會這樣說,對於吃飯時播音樂這種行為,我非常反感。)

2011年7月12日

學校?隨便一間就可以了


        除了大學,選校是沒有意義的。

        考會考高考的那些日子,每天都到不同的中學去考試,雖然是陌生的地方,卻充滿著似曾相識的親切感,走進校門,左邊同樣是接待處,右邊同樣是樓梯,課室裡的黑板白板桌椅地磚風扇假天花投映機都跟自己學校一樣,禮堂也是一樣的格局,差別頂多是物件罷放位置的些少不同,儘管是第一次來到那間學校,卻不會因為尋找洗手間而迷路。

        我想說的是,香港的每一間學校都是一模一樣的。根據香港那個一早已經壞掉的教育制度,甚麼「目標為本」,甚麼「適用書目」,所有想辦學的人都需要遵守這些「遊戲規則」,於是,每間學校的教科書都只能在啟思和朗文之間選擇(這並非出版社的錯,是制度的錯),就算教師讀到一篇寫得非常好的文章,也不能當作課程的一部分來教學生,而只能依書直說廢話。換言之,不論你在哪一間學校讀書,你所學到的都不會比別人少,也不會比別人多,因為大家都用同一本教科書,也就是說,讀哪一間學校都不會有分別。

        而現實是,每年小六學生的家長都會極度緊張的填寫三十個中學選擇,更要與班主任討論「我個仔入唔入到XXX中學呀?」。既然所有學校都依足同樣的教育制度辦學,每間都一樣,為何家長還要擔心孩子進哪間學校?(要擔心也應該擔心「這間學校很遠,上學不方便」這種事情吧。)

        很多家長的答案是「擔心孩子入讀band3學校會學壞」或「讀band1學校成績特別好」。在討論「讀band3學校會不會學壞」前,應該先弄清楚學校banding的意思,所謂band123,band1不是指最好的學校,band3也不代表最差的學校,其實banding根本不是用來把學校分級,而是用來將學生分級,所以只有band1學生,而沒有band1學校。人們口中的band1學校,只是代表那間學校有很多band1學生入讀。換句話說,決定學banding的是入讀學生的程度。若一大群band1學生發了瘋說要讀band3學校,那間band3學校就會瞬間連跳兩級。

        關於「band3學校教壞人」,難道band1學校就不會?band1學校的學生不也會出貓、講粗口、打架...分別只在於,band3學生肆無忌憚地做,而band1學生在暗地裡做。

        無論如何,家長們仍是會費盡心思、攪盡腦汁的思考「究竟A中學排第一還是B中學排第一好呢?」。最後在放榜當日,家長因為孩子入讀了第二志願而痛哭,彷彿孩子的人生會因為一間學校而變差。第一志願和第三十志願,不都是中學嗎?讀第三十志願那間有甚麼問題?我說完全無問題。

        為了讀一間「有名氣」的中學,孩子被逼日日操練補充練習,當孩子真的入讀了那間中學,才發現孩子不喜歡那間學校,反而喜歡隔離街那間「band3」、「會教壞人」的學校......與其選一間「好」學校,不如選一間孩子喜歡的學校,管它是band1還是band3。

        想起一件事,一些歐洲國家,學校派位的方式是,政府派給你最近的那間學校,不得異議。這方法實在很好,大家都不再需要為那張多餘、不切實際、浪費時間的選校表格費心。其實選校真正需要考慮的的條件只有兩個,近屋企,孩子喜歡,一切成績、升大學率、得獎數目都是多餘的。即使學校每年教出十個5A狀員,100%升大學,獲獎無數,只要孩子不喜歡,這就是一間「壞」學校。

        若讓我來填那張中學選校的表格,我只會看學校的名字,隨意的填,或是看看哪些學校距離近,根據距離由近至遠填寫,如果有個標示著「Random」的按鈕,我會毫不猶疑的按下去。中學而已,隨便一間就可以了。



相關文章:
校學
香港學生不需要戲劇教育
沒有學校,只有學店

2011年7月4日

這是一張廢紙


        如果這上面有五條A,這是一張銀紙,可惜,這上面有的是兩條F。

        六月三十日,高考放榜,作為一個高考考生,照常理我應該緊張非常的步進學校,然後急不及待的要領取成績單。但現實的我卻是邊打著呵欠,邊抱怨著「為何要我這麼早回到學校,上班也沒有這麼早」的走進課室,然後從容不迫,沒有一絲緊張的等待派發成績單,腦海裡期待著的是下午會去看的電影...

        成績單到手後,有人笑,有人哭,但我卻沒有任何感覺,彷彿拿在手上的這張紙跟我完全沒有關係。又或者,對我來說,這張紙的重要程度跟到7-eleven增值八達通後得到的收據差不多。縱使人人都說這張紙上的英文字母很重要,有A就很好,有F就糟糕了,但我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看,A和F不就是兩個不同的字母罷了,我實在不會被A弄得開心,也不會因為F而抱頭痛哭。

        當別人都在苦惱著「我應該點排Jupas」、「我入唔入到大學」、「報asso得唔得唔呢」的時候,我在想,「也許我應該去的地方是勞工處」。為何大家想到的都是讀書,大家真的這麼「熱愛學習」嗎?(還是熱愛證書?)

        別人因成績差而哭,是因為他們瞭解到自己入不到大學?讀大學真的這麼重要嗎,不讀會死嗎?不讀不會死,不過,若要我讀毫無興趣的科,那我就真的會死了。

        有人說,讀大學是他的夢想,而五條A是最有保證的大學入場卷,所以他要「死讀爛讀」,不惜一切都要入大學。表面上,這些人很積極,但於我看來,這些人非常可悲。沒錯,他們成功入大學,達到了自己的夢想,但當他們畢業,就變成了行尸走肉,連夢想都完成了,人生就沒有任何事情需要做了。

        如果問我想不想讀大學?我會答,除非是那一兩個極有興趣的學系,我死也不會讀大學。我一直都極度討厭學校,不論是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只要是學校就非常討厭(注,討厭的只是學校,不包括老師),難得終於「捱」到畢業了,為何還要自討苦吃、自虐般再找間學校去讀。

        奈何,社會很熱衷一樣叫「學歷」的東西,人們都覺得,你有愈多這個東西,你就愈成功。但我卻非常鄙視它。學歷所證明的,只是你擁有多少知識,你的技能、工作能力卻不包括在內。我覺得,除非有適合的能力,一切知識都是垃圾。一個背熟了Photoshop使用指南卻不會使用Photoshop的人是廢的。高學歷低能力、低學歷高能力,非常簡單的邏輯,任誰都知道應該選後者,但社會選擇的卻偏偏是前者。

        若要我在一張5A成績單和上面那張成績單之間選擇,無論多少次,我都會選上面那張。如果我的成績單上有5A,我先會感到難以置信,但之後就會非常鄙視自己只懂得讀書。

        (或者,我是因為得不到5A,所以才會在這裡胡言亂語)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