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跌倒了,他的父母會站得遠遠的對他說:「你是男孩子來的,不可以哭,自己站起來。」
女孩子跌倒了,她的父母會著急的跑到她身邊扶起她:「痛不痛?有沒有弄損手腳。」
替男孩子買衣服時,他的父母選了一件粉藍色的。
替女孩子買衣服時,她的父母選了一件粉紅色的。
男孩子生日,父母送他模型車作禮物。
女孩子生日,父母送她洋娃娃作禮物。
如果問「為甚麼父母對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態度和做法不同?」,答案應該會是「因為他/她是男/女孩子。」
為甚麼「性別」會成了理由?
在最近的書展,看到了兩本書,確實的書名記不起,大概是《100個男孩要認識的名人》和《100個女孩要認識的名人》。我沒有買這兩本書,因為光是它們的書名就使我非常反感。在歷史裡,有很多所謂的名人,而認識這些名人是沒有問題的,更是一件好事,不過,原來有些名人是只有男孩需要認識,而另一些名人是只有女孩需要認識?!難道因為孫中山是男人,所以男孩需要認識,而女孩不需要?(除非,兩本書的內容是百分百一樣的)
無論是甚麼原因,將名人分為男孩需要認識和女孩需要認識都是大錯特錯。如果一個名人是值得孩子去認識的,任何理由都不能阻止其中一個性別的孩子去認識他。沒有人可以斷言「因為你是女孩子,所以你不需要/不應該認識這個人」。
有時,我們去買衣服,以為一件衫是男/女裝,誰知道在付款時,收銀員提醒你一句「這是女/男裝啊。」,然後你就帶點尷尬的把衣服放下。為甚麼因為衣服是設計給與自己相反性別的人穿的,所以就放棄原本想購買的衣服?男性不能穿女裝嗎?女性不能穿男裝嗎?再說,既然一開始就認為那是男/女裝,為何職員的一句說話,你就把自己徹底否定?是男裝還是女裝,是誰決定的?
有一次跟朋友在街上閒逛,進了一間兩層的店鋪,走到樓梯附近時,一名售貨員「溫馨提示」我們「上面沒有男裝」,「勸喻」我們不要上二樓。首先,他這個行動絕對是趕客的。而更重要的是,因為「沒有男裝」,所以男性就不能上去嗎?男性不能去買女裝嗎?
輕小說和漫畫分為「boy series」和「girl series」,然後我就發現我買了一堆「girl series」。不過,那又如何?輕小說就是輕小說,漫畫就是漫畫,為甚麼一些是給男生看的,而另一些是給女生看的?男生不能看少女漫畫嗎?我看了一大堆。
香港小姐的參賽者全都是長髮的,至少入到決賽的都是這樣;香港先生的參賽者全都是短髮的,至少入到決賽的都是這樣。(也許有短髮的女生去參選香港小姐,但全都被淘汰了)女生留長髮,人們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女生留短髮,人們也不會覺得有任何問題,甚至女生弄個skin cut都不會有人出聲。男生留短髮,人們覺得理所當然,男生留長髮,(大多數)人們就大驚小怪(還是少見多怪?)。沒有人會問一個女生「你為甚麼要留長髮?」,但人們卻會問一個男生「你為甚麼要留長髮?!(心裡想:你的腦袋壞掉了嗎?!)」
男性要這樣,女性要那樣,你有想過為甚麼嗎?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上一輩的人這樣做,所以我也這樣做,所以我也教下一代人這樣做,而從來沒有質疑過、懷疑過、思考過這種做法的意義。
人們認定了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另一些事情只有女生可以做,這跟中國古代女人不能讀書有甚麼分別?
相關文章:
性別不只男和女
0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