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9日

我愛打風


        一覺醒來,發現電視新聞報導著掛八號風球的消息,然而我卻沒有「今日唔洗番囉」般雀躍(因為今天是day off...)。但周圍的人都顯得非常高興,本來要上學的「今日唔洗番學囉!!!」,本來要上班的「今日唔洗番工囉!!!」。

        FB上很多人都post了因為打風而感到興奮的status。雖然也有人對打風感到失望,但原因不外乎「day off先黎打風」、「遲D咪要補番make up class」。興奮過後,大家就一齊「祈禱」「唔好咁快落、至小過左12點先好落...」。

        我想,對大部分的香港人來說,包括我在內,打風就等於放假,而我們都很想有假放,所以我們都很喜歡打風。

        發生天災的時候,當地的人理應會不安、恐懼,當有人因為天災而死時,甚至連其他地方的人都會為此而感到哀傷。香港人看見菲律賓打風、看見南亞海嘯、看見日本地震、看見美國有龍捲風吹襲,都會「懂得」哀傷,更「懂得」籌款幫助當地受災的人。

        然而,當天災發生在我們的城市時,我們從來不會想到可能有人會因為颱風發生意外,每次打風,我們只會「希望」掛八號,那麼我們就不用上班上學了。

        香港人能夠這麼「變態」,應該是因為我們都住在能夠輕易抵擋十號風球正面吹襲的屏風樓裡,倘若真的掛十號風球,我們仍能安心安全的在狹窄的單位內透過玻璃欣賞「風」景。

2011年9月27日

這不是新海誠—《追逐繁星的孩子》

本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


        若不是片頭片尾出現了新海誠的名字,我還以為這是宮崎駿作品。這根本就不是新海誠,我所認識的新海誠,是那個「手機短訊要十多年才傳送到」、「自己造一架飛機飛向高塔」、「櫻花下墜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的新海誠,而不是「少女和少女拿著不能飛行的飛行石去地底之城進行人體鍊成卻失敗了最後若無其事的繼續生活」。

        由《星之聲》到《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再到《秒速5釐米》,一直以來新海誠所講的故事都是「一男一女因某原因以某方式被逼分開」,然而,今次的故事卻是講生命與死亡,說得動聽的就是新嘗試,說得難聽的就是一個失敗的新嘗試。

        三部曲(《星》《雲》《5cm》)裡,新海誠仔細的描述了男女主角被逼分離的感受,卻沒有刻意煽情,甚少看見主角的眼淚,他並沒有不停的告訴觀眾「男女主角很可憐」,但仍能使觀眾感受到當中的感動。但在《追》裡,主角們流淚的次數多了很多,然而,我卻不太明白他們哭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完全感動不到我。

        另外,戲中出現了很多大人,這是以前的三部曲沒有出現過的,即使出現也不過是一兩秒的時間,或是看不見臉的,或是不佔劇情的,但今次所出現的大人們,都是佔劇情、有對白,是有理由、重要的出現。我想,新海誠是老了,他所寫的故事也不再青春了。

        似乎,新海誠的風格有意無意的偏向了宮崎駿的風格了,在兩個小時的戲當中,我看到了《風之谷》、《幽靈公主》、《天空之城》......,還有一些細節的部分我看到了《鋼鍊》、《EVA》、《GANTZ》......

        那隻叫咪咪的貓(?)完全就是《風之谷》裡的狐松鼠迪多。在火車軌上和在山洞裡的克查爾特,可以算是類似皇蟲的生物。所謂的歌薇絲,不就是《天空之城》裡的飛行石,分別只在於它不能飛。地下世界雅戈泰,根本就是天空之城的翻版,一個在天,一個在地。那個身上長滿青苔,一口吞掉了男女主角的「東西」,跟天空之城上的機械人十分相似。在地面世界,山上有個地方有一塊巨形岩石凸出,《幽靈公主》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戲中心把長髮一刀斬掉,跟《幽靈公主》裡男主角出發前所做的是一樣的。戲裡的夷族,《幽靈公主》裡似乎出現過迷你版的,大友克洋的《Akira》都有類似的「東西」出現過。接近結尾的「生死門」,不就是《GANTZ》的黑球嗎?老師要把死去的老婆帶回來,用了明日菜的身體作為代價,進行人體鍊成,但光是一個少女的身體不足以換取他的老婆,結果老師要付出自己的右眼作為代價。瞬和心在火車軌上和在山洞裡跟克查爾特打鬥的場面,很有《EVA》的感覺,他們會被「怪物」打飛,還要飛很遠,而且,不管是人還是「怪物」,都是會流血的。另外,男女主角在整部戲裡都不停在跑,而那個跑法,跟宮崎駿的人物的跑法非常相似。除了《星》,新海誠筆下的女角全都是長髮的,但今次的明日菜卻是短髮的,似乎變成了宮崎駿所畫的女角。

        應該還有很多「有出處」的部分,但我不完全記得。但只看上面所寫的,都已經看得出新海誠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新海誠了。就連新海誠最出名的唯美天空都有偷功減料,出現的次數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堆用水彩畫的雲。

        這不是新海誠,這不再是新海誠。可幸的是,天門仍然是天門,他沒有變成久石讓......





(樹頭提醒了我一件事,片名跟故事完全沒有關係。)


(左:《追逐繁星的孩子》)                           (右:「出處」)

2011年9月15日

被遺忘的雙性戀

        看見一男一女拖著手走在街上,你可能會「嗯,很正常(「正常」)呀,喜歡異性的嘛...」;看見兩男(或兩女)拖著手走在街上,你可能會「嘩!基呀!(然後急急腳逃走)」。但你有否想過,一男一女的情侶不一定是異性戀,兩男或兩女的情侶也不一定是同性戀。也許這幾對情侶的其中一方,甚至雙方,其實是雙性戀呀。

        雙性戀(Bisexual),照字面解釋,就是能夠跟男性戀愛,也能夠跟女性戀愛的人。然而,因為同一時間只能跟一個對象拍拖(就算你一腳踏兩船,也不能在同一個時間點上拖著兩隻「船」吧),所以從旁人看來,雙性戀者拖著異性時,就讓人以為是「普通」的異性戀者,拖著同性時,別人就視他為同性戀者。

        即使在LGBT之間,雙性戀也算是「不太顯眼」的狀況。從旁觀者的角度看,雙性戀者通常只會被歸類為異性戀者或同性戀者,若雙性戀者自己不出櫃,旁人甚少能夠一眼看穿「哦,你是雙性戀」。

        相對於字面意思,我這樣看雙性戀者,雙性戀者並非又愛男又愛女的人,也不是一些人以為的「異性戀和同性戀的混合」,雙性戀是一種不計較對方性別的戀愛方式,對於雙性戀者來說,戀愛從來不是基於性別而發生的。

        相比起LG和T,雙性戀算是一種不會使人痛苦的狀況。LG和T都飽受社會壓逼,很多人都對他們投以歧視目光,而同時他們無法改變自己,讓自己成為「正常人」,只能夠忍受著痛苦的繼續生活。但即使雙性戀者愛上了同性,被人當成同性戀者而遭受壓逼,他們都能在沒有違背自己的情況下,輕易的把自己「改變成」異性戀者。

        在某程度上,雙性戀不是一個問題—當他們跟異性拍拖的時候......甚至,社會也不當雙性戀是一個問題,或者應該這樣說,社會根本不知道有雙性戀的存在。

        要我說的話,我會說雙性戀才是最理想、最完美的戀愛。縱使異/同性戀者沒有說明「因為對方是異/同性,所以我才會愛上他」,但事實上「對方是異/同性」甚至不是異/同性戀者愛上一個人的條件,而是一個絕對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一切戀愛都不會發生。而雙性戀就真正做到「因為你是你」而愛上對方,對方的性別從來不是一個考慮因素,更不是一個前提。



相關文章:
只要是人就可以了
性別,不應該是理由
性別不只男和女

2011年9月11日

不是我的時代——《Midnight in Paris》

本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



        一提起往事,很多老人家都會抱怨說現在甚麼甚麼不好,以前的東西比現在的要好得多......似乎每一個時代裡總是有一些人會埋怨自己的時代,覺得自己生活在其中的時代不夠以前的好,要是自己出世得早十年二十年就好了。

        Gil跟未婚妻Inez和她的父母去了巴黎,Inez遇上朋友,希望跟他們一起,但Gil卻十分抗拒,極力阻止她跟朋友去party,在老婆的強烈要求下,Gil只好讓她去,而自己就回酒店。途中,Gil「順理成章」的迷路了,正當他不知所惜的時候,一輛古董車駛到他身旁,車上的人邀請他上車,然後,Gil就穿越時空,來到了二十年代的巴黎了。

        談起電影裡的穿越時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充滿著一大堆迷幻CG的畫面,主角穿過一條盡頭有光的隧道,之類的畫面。然而,在《Midnight in Paris》裡,沒有半秒這種畫面,Gil走上古董車,在不知不覺間,下車的時候就已經來到了二十年代,導演完全沒有直接交代「穿越時空」這一回事。相比起CG畫面,這種處理方式浪漫得多,更適合巴黎,更適合Woody Allen。如果「繪聲繪影」的「穿越時空」,電影必定變得不倫不類,毫不浪漫。

        「回到未來」的Gil興奮的告訴Inez他昨晚的經歷,更打算帶她一起穿越時空,「幸好」Inez等得不耐煩走掉了,那時我在想,如果Inez「不幸」的跟Gil一起上了車,故事會變成怎樣呢......順帶一提,私家偵探穿越到了別的時空那段很好笑。

        電影的畫面的確是非常吸引,巴黎隨便一條街都美麗得不得了,將畫面裡的人拿掉,每一個frame都是一張wallpaper,然而,故事對我而言是有一點沈悶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應該是我完全不認識任何一個藝術家。Gil非常嚮往的二十年代的巴黎,居住著他崇拜的作家藝術家,每一個藝術家都似乎有一些十分突出的特徵,導演則將這些特徵放大,變成一種半諷刺半幽默的描述,在惹人發笑的同時不會讓人覺得是左侮辱這些藝術家。(可惜,除了畢卡索和海明威的大名外,其他藝術家我一概不認識,有時周圍的人在笑,我卻一頭霧水......)

        Gil和這些藝術家都有一個共通點——嚮往過去的時代。Gil渴望能夠生活在二十年代的巴黎,他在二十年代的世界愛上的女子則喜歡更早的年代(對不起,我不知道她是誰,也不知道那個是甚麼年代),旁邊的一群藝術家就嚮往文藝復興時期(對不起,我不知道他們是誰,我知道是甚麼年代是因為有字幕)。他們都不滿足於自己的時代,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那個時代,但總覺得以前的年代才是最好的,或者,正是因為沒有親身經歷過,也沒有可能親身去經歷,所以才覺得好。

        在某程度上,Gil其實就是導演自己,導演覺得自己與自己所屬於的時代、自己所屬於的地方格格不入,周圍的人都不了解他,也許以前的時代的人會更了解他,以前的時代更適合自己生活。

        原本這種感覺並沒有這麼強烈,但看完電影後就覺得自己與時代、與周遭的人格格不入,身邊的人在看荷里活動作特技科幻災難大片時,我就在看沒甚麼人認識的冷門文藝片.......如果我早出世十年二十年就好了。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