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5日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

本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 


        身處同一個世界,身處同一個地方,甚至她就在你身邊,但你卻觸不到她。《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所說的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雲》在很多方面都承繼了《星之聲》。兩齣戲的主線都是講述一男一女想要接近對方,但由於一些客觀現實的原因,被逼分離。《星之聲》裡,男女主角被時空所分隔,而《雲》裡,浩紀和佐由理就被夢與現實所分隔,縱使佐由理的身體仍然處於現實世界裡,但佐由理本身就已經被困於由自己所創造的夢的世界裡了。《雲》裡出現的飛機,其實就等於《星之聲》裡的手機,是作為男女主角互相接觸的工具,浩紀想要找回被困在夢中的佐由理,唯一的方法就是搭乘飛機來到高塔。

        而《雲》裡出現的高塔,其實就代表著佐由理的內心世界(夢),是一個只有她一個人存在的世界。在佐由理尚未沈睡之前,她在現實世界裡經常都是孤獨一人的,她唯一接觸過的人就只有浩紀和拓也。當她沈睡之後,她所身處的夢的世界,她也是孤身一人的,不管她如何努力尋找,也找不到任何一個人,她唯一找得到的是白色的飛機,在這裡,浩紀和拓也所製造的飛機就成為了夢境與現實之間的連繫了,亦代表著浩紀和拓也是唯一有能力去拯救她的人。

        客觀地看佐由理的生活,我們可以想像佐由理是一個內心封閉,害怕與人接觸的人,而浩紀和拓也就是作為打開佐由理的內心的鑰匙。劇中的高塔就是佐由理本身,在它(她)周圍的東西(人)都會消失不見,但在最後浩紀到達塔的周圍時,塔開始活動,他理應會被置換成平行世界而消失不見,但實際上並沒有這樣,因為佐由理已經選擇了浩紀作為唯一允許留在她身邊的人,佐由理也就藉著高塔,間接地表白了。

        「我總是有種要失去什麼的預感。」

        這句對白在劇裡出現過很多次。在佐由理的夢境世界裡,她失去了她唯一想擁有和想被他擁有的浩紀,這預視著在現實世界裡她也將會失去浩紀。為了逃避將會失去浩紀這個事實,佐由理選擇了沈睡。

        「從此以後,我們要開始新的生活。」

        結尾浩紀的一句話,使佐由理在夢裡所預視的可怕事情發生了。開始新的生活,換句話說就是捨棄以前的生活,而「我們以前的生活」所指的就是浩紀跟佐由理在一起的時間,也即是說,他不會再跟她在一起了。

        浩紀認為,造成佐由理沈睡是自己的責任,若不是他喜歡佐由理,若不是他跟她有了交雜,這件事就不會發生。但另一方面,浩紀又認為自己有責任喚醒佐由理,然而,在成功喚醒她之後,他不希望使佐由理再次陷入沈睡,所以他就決定要離開,縱使他仍然是喜歡她的。

        在2004年上映的《雲》,故事設定在九十年代,跟《星之聲》的未來世界有非常大的反差。這可以想成是導演對過去的後悔,以及對未來的不安。在導演的世界裡,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愛情從來都只會是悲劇收場。

        有了《星之聲》的經驗,新海誠似乎了解到他畫人物的畫功是何等的差劣,於是乎,今次他就使用了大的wide shot和空鏡,以他最擅長的天空和靜物代替了很多人物close up,大大的減少了醜陋的人物的出現。但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雖然在某一些場景,例如空無一人的電車,和廢棄的車站,使用wide shot可以帶出主角在現實世界裡的孤獨感,但過分的使用空鏡,配合上大量的VO,就給人一種廣播劇的感覺,主角在獨白的時候,畫面裡不但沒有其他人,甚至連說話者也沒有出現,彷彿對白與畫面是沒有關係的,我想,即使只聽對白,也是可以毫無困難的理解故事的。

        然而,我又不得不承認,新海誠所畫的天空的而且確是過分地美麗,即使與故事有一點點違和感,也沒有關係了。

        相比起24分鐘的《星之聲》,新海誠使用了90分鐘來演譯《雲》的世界,使《雲》的世界觀和設定等都能更清晰更具體的塑造出來,但《雲》的感動程度卻不如《星之聲》(至少我看了四次都沒有起雞皮),可能是因為結局含蓄的演譯,沒有很清楚的說出這是一部悲劇的關係。



相關文章:
「我就在這裡。」—《星之聲》
《秒速五厘米》
過去現在未來—新海誠愛情悲劇三部曲




0 留言:

發佈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