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

過去現在未來—新海誠愛情悲劇三部曲

        在三個不同的時空,新海誠把同一個故事重覆訴說了三次。《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是過去,《秒速五厘米》是現在,《星之聲》是未來。然而,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愛情在新海誠眼中,永遠都是一齣悲劇。

        這三齣戲其實都圍繞著同一個母題—「一男一女因某原因以某方式被逼分離」。《5cm》裡的貴樹和明里因搬家的原因,距離對方愈來愈遠,《星之聲》裡的阿昇和美加子則被宇宙巨大的時空所分隔,《雲》裡的浩紀和佐由里就被夢境(平行世界)與現實所分隔(雖然除了浩紀和佐由理,還有似乎是第三者的拓也,但他最後也領了便當,所以可以撇除不提)。

        總而言之,新海誠總要找一個理由將男女主角有咁遠隔咁遠。三齣劇裡的男女主角之間的距離,其實可以算是無限遠。《星之聲》裡,新海誠用了八光年的距離,一個連光也不能輕易跨越的距離,《雲》裡,雖然浩紀可以觸碰到佐由里的身體,但佐由里可以說是不再存在於浩紀的世界了,《5cm》裡,兩人之間的物理距離算不上無限遠,但兩人無法輕易的接觸到對方,對當事人來說,這種距離就跟無限遠無異。

        其實,兩人之間的距離是不是真正的無限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當事人來說,他們之間的距離遠得使他們無法觸碰到對方,從而產生一種接近絕望的疏離感,最終導致悲劇的誕生。

        三齣戲的結局都是悲劇。《星之聲》裡,縱使兩人有了再一次相見的希望,但故事在兩人能夠再一次相見之前就完結了,沒有人能夠肯定他們是否再次相遇了。《雲》裡,浩紀的一句「從此以後,我們要開始新的生活。」,就隱晦地說明了兩人不會在一起的悲劇結局。《5cm》裡,兩人不但不是在一起生活,他們甚至連對方的樣子也不記得了,彷彿從來沒有認識過對方一樣。

        悲劇的程度,一齣戲比一齣戲強烈。在最初仍有相見的希望,到後來不能在一起,最後連對方也忘掉了。

        我有理由相信,新海誠經歷過失敗的愛情,然後他就把自己投射在故事的男主角身上。在「過去」(《雲》),他經歷了愛情失敗,「現在」(《5cm》),他已經忘記了對方,而在「未來」(《星之聲》),他對愛情重新存有希望。

        在三齣戲的畫面上,所有主角都是孤獨的。《星之聲》裡的阿昇身為學生卻沒有一個朋友在身邊,處於千人艦隊的美加子總是孤身在駕駛艙裡。《雲》裡,雖然浩紀和拓也之間,以及跟其他人都有一定程度的互動,但他們經常留連的在廣大的平原裡的廢棄車站就清楚說明了他們的孤獨。《5cm》裡,貴樹在故事的開首仍有跟其他人互動,但在他身邊的人隨著時間變得愈來愈少,最後他獨自在風雪中的電車車廂裡等待,明里在貴樹的想像中也總是自己一個的。三齣戲裡的主角在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獨白,這就說明了他們沒有說話的對象,想說的話就只可以在心裡跟自己說。

        把主角設定成孤獨的,一方面是方便新海誠自己的作畫,因為他繪畫人物的畫功實在是太差。首先,孤獨的主角身邊不會有很多人,變相就可以畫少很多人物。另外,在很多畫面上都可以看到,即使人物在說話,他都使用大量的空鏡作off screen的處理,盡量減少人物出現在畫面上的時間,大大的減省了繪畫人物的需要。就算必須讓人物出現在畫面上的時候,他也盡量使用wide shot處理,避免要繪畫人物的面部,就如《雲》裡三個主角在廢棄車站的畫面,三個主角只佔畫面極小的部分,而且更只是背影。

        另一方面,孤獨的主角是造成最終悲劇的重要元素。正因為主角們都是孤獨的,他們的愛人就是他們的世界的全部了,換句話說,他們所能夠擁有的就只有他們的愛人,一但他們連自己的愛人都失去了,他們的世界也就崩潰了。如果,主角是擁有很多朋友在身邊的人,即使他們失去了愛人,世界也不會因此而崩潰,他們頂多會躲起來哭一陣子,這樣,就不會造成悲劇了。



相關文章:
「我就在這裡。」—《星之聲》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
《秒速五厘米》



0 留言:

發佈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