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4日

你的孩子懂得八國語言,真可憐

        放學鐘聲響起的兩分鐘前,一群母親在學校大門前聚集著,她們都不浪費這兩分鐘,談論著孩子們的事。

「我最近替孩子報了空手道班、小提琴班和書法班,多報幾個興趣班,多取幾張證書,對報中學有幫助呢。」
「上星期,我的女兒開始學西班牙文,計埋廣東話,已經是第五種語言了。你呢?你的孩子參加了甚麼活動?」
「我...我的兩個孩子都沒有參加任何課外活動...」
「下!你點做人阿媽架!」×2

(以上這段對話不全是我虛構出來的,而是某專欄的內容,我頂多是作了一些修改。)

        這段對話荒謬之極!為何孩子要上這麼多的興趣班?為何孩子要學這麼多種語言?為何孩子不參加課外活動就等於「唔識做人阿媽」?難道孩子的課外活動數量與母親的好壞成正比?難道孩子參加得愈多課外活動,孩子的母親就做得愈好?

        物極必反,當荒謬到達了極點,就成了正常、合理,這個時候,不荒謬反而才是荒謬。

        讓孩子參加課外活動本應是好事,但前提是孩子喜歡該項課外活動。若要孩子放學後參加不喜歡(但父母喜歡)的課外活動,簡直「慘過番學」。而事實上,興趣班已經不再是興趣班了,而變成了沒有興趣、只有證書的工作。藝術型、運動型的興趣班還好,任何時代都會有人真心的對此有興趣。但中文英文數學等等與孩子平日在學校裡學的差不多的班,算不上興趣班了吧,孩子不會對這些東西有興趣吧,他們平日在學校裡已經「受」夠了,難道放了學還會自願的繼續「受」嗎?

        就算是真正的興趣班,其實都已經變質了。以繪畫班為例,孩子理應學到繪畫的技巧,但事實上,孩子只學到「如何畫範畫(不知道如何稱之,就是類似範文的東西)」,每次上課,導師就一筆一筆的要學生跟著他畫,下課後,班上的十個學生就各自完成了一幅與導師所畫的一模一樣的畫。說得難聽一點,這根本就是「影印機班」,學生都在學習如何複製東西。不過,導師這樣做其實是逼不得已的,班上的學生能力各異,有些有天分,有些卻對畫畫毫無感覺,只是被逼的來上課。同時,負責交學費的父母都希望(要求)孩子在興趣班上「學到野」,有天分的學生當然沒有問題,但沒有天分的學生就很難「學到野」了,為了向學生的父母「交差」,導師只好要學生複製一幅畫,讓學生的父母自欺欺人的以為自己的孩子畫畫很有天分。

        究竟父母們有沒有認真的想過為何要替孩子報興趣班?基本上應該沒有「因為孩子有興趣」這種答案。若孩子只參加兩三個興趣班,這個答案是合理的,但普遍的情況是,孩子同時參加繪畫、跳舞、鋼琴、足球、游泳、溜冰、書法、朗誦...我不相信有一個人會同時對以上的所有東西有興趣(若有,他應是人格分裂,各個人格興趣不同)。所謂興趣班,其實只不過是父母用錢買證書的一種手段,而孩子就負責實行這個手段。父母都以為,多買幾張證書,就能換來一個好的中學學位。說到底,都只是為了一堆冷冰冰的數字。所以,不管孩子有沒有興趣,父母都要「有幾多報幾多」,如果孩子沒有興趣,就更加要多報幾個,為孩子「製造」興趣。

        另一些父母,就以孩子作為工具,以達成自己兒時無法達成的願望,他們經常對孩子說「以前家裡窮,我無得學,現在家裡有經濟能力,你就應該學」之類的話。想學琴的母親兒時環境不允許她學琴,現在年紀大了也學不懂,於是就強逼對音樂毫無興趣的女兒學琴,說著「你有得學,多麼幸福」的話。請不要擅自決定別人的幸福!你的幸福不等於就是別人的幸福,即使那是你的孩子,你也不能一廂情願的以為是。所以說,父母要孩子上某興趣班,學某東西,在某程度上其實是父母用孩子作工具的自我滿足而已。

        要孩子學語言的父母又是懷著甚麼心態?除了廣東話、英文和普通話,其餘的學來幹甚麼?一個十歲的孩子會說日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又有何用?如果父母只是想孩子單純的「學語言」,為何不該孩子學菲律賓文印度文芬蘭文,這些也是語言呀。這其實是父母的虛榮心作祟,他們認為某些語言是高尚的,就讓孩子去學,從而使孩子高尚起來,父母更可以對周圍的人說著「我的孩子會說甚麼甚麼語言」,以換來別人「好厲害」的讚賞。至於那些不高尚,甚至在他們心目中是低級的語言,當然就不讓孩子接觸。父母覺得,不管學懂那些(高尚)語言有沒有實際作用,「懂得」本身就是最大的用途,而這個用途就是炫耀。孩子懂得高尚的語言,連帶父母都變得高尚了。就如一個笑話裡,女兒問母親「為何我的名字是美麗?」,母親回答說「那麼別人就會稱我為美麗的媽媽。」

        我實在覺得要上興趣班的孩子很可憐,除了極少數是真的有興趣外,其餘的都是在受刑。儘管知道「孩子不喜歡」這個事實,都無損父母強逼孩子上興趣班的「熱誠」,這些父母是虐待狂嗎?

        有些父母認為,多參加興趣班,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不仿換一個角度看,當人人都參加一大堆興趣班的時候,若你的孩子不參加任何興趣班,這何嘗不是比別人優勝的地方。當孩子對一切的興趣班都不感興趣時,相比起強逼孩子去上興趣班,讓他不參加才是好事呢。何況,孩子的世界不只是有興趣班的。







相關文章:
怪獸父母要港孩贏在起跑線上
補充練習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我會說英文,我好勁

2 則留言:

  1. 這樣的繪畫班其實沒有什麼問題。
    學畫畫從來都從模彷開始
    由不斷畫被指定的東西才能學會技巧
    如果從一開始就以創作方面畫得成功
    就是天才了。

    強迫的家長有兩種是合理的
    經常出現的第一種:
    孩子的興趣三分鐘熱度,半途而廢
    家長迫他繼續學下去
    少數出現的第二種:
    家長迫孩子學多種
    從中找到有興趣的
    沒有興趣的就不再學

    回覆刪除
  2. 學習要從模彷開始,這沒有問題,但事實是,學習更從模彷結束,由頭到尾,學生所學到的只是模彷,那麼,學生真的是在學習嗎?

    如果孩子三分鐘熱度,這證明了孩子對某事物沒有強烈的興趣,強逼他繼續學習是沒有意義的

    學很多種,之後只學有興趣的,但如果一直都沒有興趣又如何,有些人的興趣是很獨特的

    回覆刪除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