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7日

《青蜂俠》

本文可能透露部分劇情

(注意,我不認為這是齣好戲)



        不認識的導演,不認識的演員,沒有懷著任何一點期待觀看的一部電影。結果正如我心目中的一樣,電影沒有給我任何驚喜,甚至比我想像中更差。電影理所當然的不藝術也不文藝,但又出奇地不商業,應該說想商業但卻不成功。說得難聽一點,就是「乜都唔係」。

        故事情節鬆散,幾乎看了開頭就估得到結局。表面上是英雄故事,實際上卻是胡鬧的笑片。片中有很多不合常理,難以理解的地方。為甚麼加藤就要以煮咖啡這怪異荒誕的方式出場?之後他又無緣無故的向Britt展示一堆自己的發明,兩段劇場之間只用了一句「Want to see something cool?」強行連接起來。接著,Britt提議去鋤強扶弱,加藤想都沒想就答應加入,當中的原因與細節,不知道是否故意,連輕輕帶過也沒有,根本就沒有原因和細節。所有劇情好像都只是為了之後的黑幫警察混戰而鋪設般,亂七八糟。

        電影雖然是一齣商業片,但事實上它連商業片也稱不上,我覺得它只不過是一齣大灑金錢的B級片。它當然沒有文藝元素,但卻連商業元素也不足。故事情節、演員演技、畫面構圖全都毫無美感,同時那些特技、打鬥、黑幫警察混戰都不足以構成吸引觀眾的商業元素。

        特技方面,爆炸是為爆炸而爆炸,飛車是為飛車而飛車。每個特技的背後並沒有特別的意義,少了一兩個特技場面,對整部電影沒有多少影響,頂多是令沈悶的電影變得更加沈悶。若說特技是用來吸引觀眾的,我就覺得那些特技不三不四,「到喉唔到肺」,根本不足以吸引觀眾。兩個小時的電影裡,爆炸飛車只有匆匆幾次就沒有了。如果是商業片,爆炸飛車場面應該多加一點吧。

        打鬥的情況與特技相似,又是只有幾場,而且每一場都匆匆的閃過十多秒就完結了。當觀眾開始感受剌激的時候,剌激卻在這個時候結束。最長的一場打鬥是Britt與加藤在家中進行的那場,其實嚴格來說,只有打,沒有鬥,只是單方面的打,其性質更接近搞笑。

        黑幫警察混戰方面更是不知所謂的。我想,導演不但不擅長拍警匪片,更是不看警匪片的。片中的黑幫大佬沒有威嚴只有搞笑,勉強要說有威嚴,就只有片頭炸掉別人辦公室那場。其餘時間,這個黑幫大佬就只是「得個樣」。甚至有一場,他在天台上對手下說自己要改名,要穿個全身紅色。我覺得這是最可笑的一場,笑的不是演員的演技,而是導演對黑幫的無知。接近結束,這個黑幫大佬領著一大群手下「進攻」報社是難以置信的行為,至少,不應是「一大群」手下。黑幫大佬在開槍殺人前,竟然先說一大堆廢話,也許這也是用來搞笑的,但我實在不能接受。只要隨便的找一部北野武的黑幫片,或吳宇森的警匪片看看,你就會知道片中的黑幫、警察是多麼的不知所謂。

        電影又有很多「破壞」的場面,隨便撞破製毒工場,隨便撞進辦公室,最後更隨便弄破了一部玻璃外牆的升降機,即使有錢也不是這樣花的。警匪追逐的場面中,任何一輪車碰到了路邊的任何東西,都會必然的爆炸。這是不合理的,看看吳宇森的電影,你就知道車並不是這麼脆弱的,即使被撞得成了廢鐵,仍是可以行駛的,至少不會立即爆炸。最後在報社裡又亂七八糟的引發了一連串的爆炸(這棟大廈真堅固,被這樣炸也沒有塌下來)。這一切破壞,一切爆炸,不是用了很多錢,而是浪費了很多錢,真是對整部電影亂七八糟、不知所謂的風格有著很大的「貢獻」。

        罕有的人物對話鏡頭中,幾乎每一個鏡頭都只有一個人物,而且人物只會出現在畫面的左或右,即是說,畫面總有一部分空了出來。這並非不好的手法,若用得像王家衛般好,畫面會非常有美感,但片中的用法卻只是讓角色讀出對白罷了,空出來的部分是浪費了,若能夠用來放其他東西或另一角色會更好。

        沒有劇情,沒有演技(不是說演員沒演技,而是說演員無機會展示演技),剌激的場面不夠剌激,不論從藝術的角度看,還是從娛樂的角度看,這齣電影都是一無是處。雖然是荷里活出品,但並不是非常的荷里活。

0 留言:

發佈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