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1日

乜都漫畫化

        漫畫是漫畫,文學是文學,歷史是歷史,藝術是藝術,漫畫與其他各種書籍的界線劃分得非常清楚。漫畫就只應是漫畫,不應有其他領域的東西夾雜在裡面。

        漫畫就是用連續的圖畫說故事,那麼漫畫就只需要圖畫以及故事兩個元素。但事實是,現在的漫畫多了歷史、藝術,甚至心理學、哲學的元素在裡面。文學包括小說,歷史當中有故事,藝術也有藝術史可以構成故事,用漫畫的形式說這些故事也勉強說得通。不過,心理學、哲學沒有故事了吧,用漫畫來說就說不通了。

        漫畫就是因其文字不多,多圖畫,故事天馬行空才吸引人去讀,而文學歷史藝術心理學哲學的書籍一般都給人沈悶沒趣的感覺,沒有需要絕不會碰。也許是出版商和漫畫家以為用漫畫為沈悶的知識形書籍作包裝,就可以增添其趣味和吸引力。我不知道用漫畫包裝書籍的效果如何,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對此方法非常厭惡。

        除了小說歷史等本身就是故事的書以外,其餘本身沒有故事卻硬作故事的書弄成漫畫,我一概不接受。我不覺得用圖畫取代文字展示內容就能使沈悶變有趣,沈悶的東西無論用何種方式展示,都只會是沈悶的。難道從來不看心理學書的人會看《夢的解析(漫畫版)》嗎?難道從不看哲學書的人會看《悲劇的誕生(漫畫版)》?(我想市面上是確實有這兩本書的)以漫畫的方式展示嚴肅的知識,只會突顯其兒戲、幼稚。書本沈悶之處在於其內容,而非其形式,縱使形式改變,若內容不變,書仍舊沈悶。

        漫畫化絕對是社會逐漸變得不愛看書的最佳證據。若你面前有兩本書,內容一樣,一本是漫畫,一本是文字,你會看哪一本?我想多數人會選擇漫畫。(還是兩本也不看?)曾聽聞,書店為增加銷量,將插圖稍多的小說放到漫畫區。上一代的教科書甚少有圖畫,這一代的教科書,圖畫所佔部分快要多過文字了。

        也許漫畫化其實是符合人體構造的,科學家都證實了人類處理圖象的能力較處理文字的能力為佳。

        究竟,漫畫化是進步還是退步呢?



0 留言:

發佈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